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23, v.33(10) 1540-1544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Past Issu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脓肿型肉芽肿性乳腺炎病原学特点及NLRP3和IL-1β表达变化
Et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bscessed granulomatous mastitis and changes of NLRP3 and IL-1β

赖小玲;王晓秋;麦金丽;姚柳芳;洪嘉恩;黄惠兴;

摘要(Abstract):

目的 探讨脓肿型肉芽肿性乳腺炎(GM)病原学特点及Nod样受体家族含有pyrin结构域蛋白3(NLRP3)炎症小体和白细胞介素(IL)-1β表达变化。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21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医院收治的84例GM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脓肿型GM占比及感染病原学特点,检测GM患者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水平、IL-2、IL-8和IL-6水平及乳腺病变组织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和IL-1β水平,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38例(45.24%)脓肿型GM患者共分离病原菌32株,主要为棒状杆菌,其中水生棒状杆菌9株、微小棒状杆菌8株、G群棒状杆菌5株、杰氏棒状杆菌4株;29株棒状杆菌对克林霉素耐药率较高,对庆大霉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均敏感。与非脓肿组相比,脓肿组外周血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催乳素(PRL)、IL-2、IL-8、IL-6水平及乳腺组织NLRP3、ASC、caspase-1和IL-1β水平均升高(P<0.05); NLRP3、ASC、caspase-1、IL-1β及其联合鉴别诊断脓肿型GM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5、0.799、0.754、0.757和0.932。结论 脓肿型GM病原菌以棒状杆菌为主,对庆大霉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均敏感,NLRP3炎症小体和IL-1β表达增强,且对脓肿型GM有良好的鉴别效能。

关键词(KeyWords): 肉芽肿性乳腺炎;脓肿;病原菌;NLRP3炎症小体;白细胞介素-1β;鉴别诊断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A2020076)

作者(Authors): 赖小玲;王晓秋;麦金丽;姚柳芳;洪嘉恩;黄惠兴;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