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建军;韩俊锋;王东;苏少波;
目的 探究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微小RNA(miR)-21/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基因(PTEN)表达水平变化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120例2021年8月-2023年1月天津医院和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其中并发肺部感染(感染组)33例,未并发肺部感染(非感染组)87例,分析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外周血miR-21、PTEN mRNA表达水平变化,多因素分析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结果 33例肺部感染患者共分离病原菌34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26株,76.47%);感染组外周血miR-21、PTEN mRNA水平高于非感染组(P<0.05);合并糖尿病、侵入性操作、球麻痹症状是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2.347、 2.158、 2.366,P<0.05),构建的回归模型:Logit(P)=-8.647+糖尿病×0.853+侵入性操作×0.769+球麻痹症状×0.769,按照诊断概率Logit(P)绘制预测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发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当Logit(P)>11时,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36,敏感度为81.82%,特异度为71.24%。结论 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后外周血miR-21、PTEN mRNA水平升高,其危险因素为糖尿病、侵入性操作、球麻痹症状,据此构建预测模型预测价值高。
2024年10期 v.34 1453-1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3 ] - 马佳佳;李勇;高肖坤;王琼;刘琛;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风险模型构建。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老年CHF合并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26例)和未感染组(100例),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模型对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住院时间、长期卧床、高血压史、吸烟史、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侵入性操作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3.418,95%CI:1.895~6.165)、长期卧床(OR=3.059,95%CI:1.823~5.132)、侵入性操作(OR=4.225,95%CI:2.062~8.657)均为老年CHF合并糖尿病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根据筛选的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模型预测老年CHF合并糖尿病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1,95%CI为0.751~0.851。结论 年龄、长期卧床、侵入性操作均是老年CHF合并糖尿病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对肺部感染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2024年10期 v.34 1458-1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4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7 ] - 戴靖榕;李婕;黄红;何旭;丁银菊;李丽萍;刘斌;李燕;
目的 探索老年人血清D-二聚体、白蛋白及铁蛋白联合衰弱量表(Fried)对2型糖尿病(T2DM)并发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2年6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收治的3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血清生物学标志物,利用自主研发的“老年综合评估系统”对T2DM患者进行老年综合评估(CGA);最后筛查T2DM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并分析血清D-二聚体、白蛋白、铁蛋白联合Fried评分对T2DM并发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 312例老年T2DM患者,其中无肺部感染组180例(57.7%)、肺部感染组132例(42.3%),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衰弱期[OR=4.037,95%CI(2.105~7.743)]、白蛋白[OR=1.153,95%CI(1.080~1.233)]、铁蛋白[OR=1.002,95%CI(1.000~1.003)]、D-二聚体[OR=1.151,95%CI(1.016~1.303)]是老年T2DM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此外,血清D-二聚体、白蛋白、铁蛋白联合衰弱状况对T2DM并发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UC)为0.811(95%CI:0.762~0.859),其临界值≥0.499时提示T2DM并发肺部感染,特异性为0.749,敏感度为0.750。结论 老年T2DM中肺部感染患病率高,血清D-二聚体、白蛋白、铁蛋白联合Fried评分有望成为T2DM并发肺部感染的预测指标。
2024年10期 v.34 1462-1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3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6 ] - 高秉睿;陈海燕;郭英华;解立新;
目的 研究不同地域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患者下呼吸道背景微生物差异。方法 收集2021年9月-2022年9月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及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收治的稳定期支扩患者75例的肺泡灌洗液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南、北支扩患者下呼吸道丰度最高的菌属是普氏菌属、奈瑟菌属和罗斯氏菌属,菌种是产黑色普雷沃菌、中间普雷沃菌和龋齿罗氏菌;不同地域支扩患者下呼吸道背景微生物存在差异,北方组丰度最高的菌属是普氏菌属、奈瑟菌属和罗斯氏菌属,菌种是产黑色普雷沃菌、黏滑罗氏菌和龋齿罗氏菌;南方组丰度最高的菌属是普氏菌属、奈瑟菌属和罗斯氏菌属,菌种是中间普雷沃菌、产黑色普雷沃菌和龋齿罗氏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为致病菌的背景菌群其α多样性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我国南北方稳定期支扩患者下呼吸道背景微生物存在差异,北方组产黑色普雷沃菌、黏滑罗氏菌、龋齿罗氏菌多见,南方组中间普雷沃菌、产黑色普雷沃菌、龋齿罗氏菌多见,该研究对支扩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2024年10期 v.34 1468-14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 ] - 柯利;谢红梅;闫春梅;崔幸朝;韩雪;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感染患者微小RNA-21(miR-21)、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情况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以2019年1月-2023年1月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收治的82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同期治疗的61例糖尿病足未伴任何感染者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及研究组不同感染情况患者的miR-21、NLRP3及IL-1β水平,随访治疗后的糖尿病足感染患者6个月,按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21、NLRP3及IL-1β对糖尿病足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NLRP3、IL-1β水平均升高,而miR-21水平降低,并随着感染程度加重呈升高及下降趋势(P<0.05);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患者年龄、感染严重程度、检出病原菌分布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miR-21、NLRP3和IL-1β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ROC曲线结果显示miR-21、NLRP3和IL-1β单独及联合预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5、0.646、0.809和0.940。结论 糖尿病足感染患者NLRP3及IL-1β水平升高,而miR-21水平降低,且三者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足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2024年10期 v.34 1473-1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 ] - 邢钧;孔纯玉;赵琳茹;
目的 探究核因子-κB(NF-κB)/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信号通路在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感染致病中的机制。方法 选取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21年6月-2023年6收治的RA合并感染患者80例为感染组,RA未合并感染患者80例为未感染组,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80名为对照组,分析RA合并感染的类型分布,检测三组受试者外周血NF-κB、NLRP3、caspase-1、白细胞介素(IL)-1β及IL-18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F-κB、NLRP3、Caspase-1对RA合并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80例RA合并医院感染患者感染类型主要为尿路感染和皮肤感染,分别占37.50%和36.25%;感染组NF-κB、NLRP3、Caspase-1、IL-1β及IL-18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且未感染组高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F-κB、NLRP3和Caspase-1对RA合并感染的诊断效能较高(P<0.05),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34、0.817和0.821。结论 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会促进炎症因子IL-1β及IL-18的释放,加剧免疫炎症反应,可作为RA合并感染的潜在诊断标志物。
2024年10期 v.34 1478-1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 ] - 张蓓蓓;姚勤峰;张佳;袁成宇;罗春华;
目的 分析艾滋病(AIDS)患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探索其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58例2019年3月-2023年3月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分为感染组54例和未感染组704例。分析AIDS患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临床特征,Logistic回归分析AIDS患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分析其预测价值。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吸烟史、有吸毒史、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病程≥5年、基线CD_4~+值<200个/μl是AIDS患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卡介苗接种史是保护因素(P<0.05)。根据吸烟史、吸毒史、卡介苗接种史、HIV病程和基线CD_4~+值构建的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经Hosmer-Lemeshow拟合度检验结果显示,模型拟合的准确度较好(χ~2=7.130,P=0.415);校准曲线结果显示,预测概率接近实际概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Logit(P)>0.06时,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39, 95%CI为0.783~0.895,模型诊断的敏感度为77.78%,特异度为76.70%。结论 AIDS患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与有吸烟史、有吸毒史、无卡介苗接种史、HIV病程≥5年、基线CD_4~+值<200个/μl存在密切联系,据此构建的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2024年10期 v.34 1482-1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3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 ] - 李彦华;田淬;韦妍妍;郭新红;
目的 通过分析总结一例肺部感染合并心包积液患者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转归,提高对噬血细胞综合征危重症的认识。方法 对象为近期在解放军总医院就诊的一例肺部感染合并心包积液的患者,通过对患者的病史、疾病演变过程、化验检查及治疗反应进行总结,探讨在疾病诊治过程中出现不能解释的病情变化时的处置策略,为救治赢得时间。结果 患者以肺部感染合并心包积液起病,病程中出现心脏压塞症状,抗感染及心包穿刺引流一度有效,后病情反复,炎症指标升高、血清铁蛋白升高、贫血、血小板减低、肝功能异常、甘油三酯升高,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下降(12.34%), sCD25升高(32 843 pg/ml),骨髓涂片见噬血细胞,符合2004年噬血细胞综合征的诊断标准。结论 感染可诱发炎症的过度表达,尤其存在基础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或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诊治过程中出现检查结果与临床病情分离的现象,及时完善NK细胞计数、CD_4~+/CD_8~+、sCD25、甘油三酯和纤维蛋白原等相对特异性指标,必要时尽快行骨髓穿刺及涂片,查找噬血细胞,有利于明确诊断,及时调整治疗方向,尽最大努力改善患者预后。
2024年10期 v.34 1487-14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3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2 ]
- 苏朝敏;田茂琴;刘雨丹;徐露叶;曹长兴;
目的 探究头颈部多间隙感染患者继发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DNM)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0月-2022年10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331例头颈部多间隙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继发DNM分为继发组40例、非继发组291例,分析DNM现况及病原菌分布特点,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DNM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分析其对头颈部多间隙感染患者DNM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331例头颈部多间隙感染患者中DNM为40例,继发率为12.08%,继发组40例患者共分离出40株病原菌,其中以革兰阳性菌为主(27株,67.50%);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有糖尿病、积气、咽旁间隙、C-反应蛋白(CRP)水平高为头颈部多间隙感染患者继发DNM的危险因素(P<0.05);构建的回归方程模型:Logit(P)=-30.879+合并糖尿病×2.193+CRP水平×0.236+积气×4.387+咽旁间隙×3.21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当Logit(P)>0.082时,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95,诊断敏感度为97.50%,特异度为94.85%。结论 头颈部多间隙感染患者DNM的发生率较高,危险因素较多,感染以革兰阳性菌为主,构建的模型对DNM的预测价值较高,临床可针对此及时制定措施以预防DNM的发生。
2024年10期 v.34 1492-1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 ] - 魏会聪;温梦莎;赵亮;李婵;翟建宾;刘佳;
目的 探讨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的疗效及对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CD14)、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l(sTREM-1)、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4月河北省中医院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患者12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0)和研究组(n=60),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痰热清注射液,均治疗2周。观察治疗2周后临床疗效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分析治疗后患者肺功能指标、血清sCD14、sTREM-1、CRP水平变化及治疗期间的安全性。结果 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1.67%)比较,研究组治疗2周后的总有效率更高(88.33%)(P<0.05);研究组咳嗽咳痰、肺部啰音、发热、胸片中炎性病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研究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FVC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血清sCD14、sTREM-1、CRP水平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和对照组均未出现胸闷、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可有效调节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患者血清sCD14、sTREM-1、CRP水平,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并可改善患者肺功能,进而有利于改善患者症状体征,提高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2024年10期 v.34 1497-15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刘思嘉;刘丹丹;高蔚然;崔雪曼;王新杨;
目的 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感染现况及细胞色素P450家族成员2C19(CYP2C19)慢代谢型、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联合预测价值。方法 将2020年3月-2023年3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05例冠脉介入治疗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术后感染55例纳入感染组,无术后感染150例纳入非感染组,分析术后感染病原菌分布,比较两组患者CYP2C19慢代谢型占比及血清HMGB1、YKL-40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YP2C19慢代谢型、HMGB1、YKL-40对术后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 205例老年冠心病冠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后感染55例,感染发生率为26.83%;共分离病原菌6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比71.01%;感染组CYP2C19慢代谢型占比、血清HMGB1、YKL-40水平高于非感染组(P<0.05); ROC曲线分析显示,CYP2C19慢代谢型、HMGB1、YKL-40联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感染的预测价值更高,曲线下面积(AUC)为0.924。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感染发生风险较高,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CYP2C19慢代谢型、HMGB1、YKL-40水平与术后感染发生相关。
2024年10期 v.34 1502-15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吕明闯;曹睿;丁旭青;李国梁;陈基升;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评估其预测价值。方法 以2018年5月-2022年12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69例食管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并发肺部感染52例为感染组,未并发肺部感染117例为未感染组,统计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特点,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 52例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共检出61株病原菌,其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37株,60.6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部位为上/中段、有吸烟史、合并糖尿病及外周血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mRNA水平偏高与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有关(P<0.05);构建的预测模型经Hosmer-Lemeshow拟合度检验结果显示,模型拟合的准确度较好(χ~2=6.214,P=0.623),校准曲线发现,模型区分、校准和预测能力良好;ROC曲线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80(95%CI为0.822~0.938)、模型诊断的灵敏度为75.00%,特异度为87.18%。结论 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其发生与肿瘤部位为上/中段、有吸烟史、合并糖尿病及TLR4/NF-κB信号通路变化有关,据此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及区分度。
2024年10期 v.34 1507-1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4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 ] - 王娜;高岩林;张晓萌;潘丽丽;何雪洁;闫丽辉;
目的 探讨CYP1A2基因多态性与前列腺增生术后尿路感染的关联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面活性蛋白(SP)-A/D、尿肝素结合蛋白(U-HBP)、白细胞酯酶(LEU)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68例邢台市人民医院2020年3月-2023年6月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根据术后尿路感染情况分组,包括51例感染组和217例未感染组,统计术后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检测MCP-1、U-HBP、SP-A/D和LEU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前列腺增生术后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检测两组患者CYP1A2基因多态性。结果 前列腺增生术后尿路感染发生率为19.03%;共分离病原菌63株,革兰阴性菌居多;感染组LEU阳性表达率及MCP-1、SP-A/D、U-HBP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 MCP-1、U-HBP、SP-A/D、LEU四者联合预测前列腺增生术后尿路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55;感染组CYP1A2 rs20695143859位点AA基因型频率和A等位基因频率较未感染组升高(P<0.05),GG基因型频率和G等位基因频率低于未感染组(P<0.05)。结论 前列腺增生术后尿路感染发生率较高,其中革兰阴性菌占比较大;前列腺增生术后尿路感染MCP-1、SP-A/D、U-HBP呈高表达,LEU阳性表达率升高,联合检测有助于诊断前列腺增生术后尿路感染;CYP1A2基因多态性可能参与前列腺增生术后尿路感染病情进展。
2024年10期 v.34 1512-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董建设;孙继建;陈瑞廷;白洋洋;贾占奎;
目的 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尿路感染(UTI)与凋亡相关因子配体(FasL)、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河南省中医院接受治疗的306例BPH患者,将手术治疗后46例发生UTI患者纳入感染组,260例未发生UTI的患者纳入未感染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PH患者术后发生UTI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FasL、Caspase-3、HMGB1和ICAM-1对BPH患者术后发生UTI的诊断价值。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PH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发生UTI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高龄、糖尿病史、术前留置导尿管、初学医师行手术操作(P<0.05);感染组FasL蛋白低于未感染组(P<0.05),Caspase-3蛋白及血清HMGB1、ICAM-1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 FasL、Caspase-3、HMGB1和ICAM-1联合诊断BPH患者术后发生UTI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44,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30%和86.54%。结论 年龄大、有糖尿病史、术前留置导尿管、初学医师行手术均是BPH患者术后发生UTI的危险因素,FasL、Caspase-3、HMGB1和ICAM-1检测预测术后发生UTI的价值较高。
2024年10期 v.34 1517-1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 ] - 李云朋;岳宗进;王西彬;魏景梅;王新立;冯仲锴;
目的 分析腰椎融合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外周血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样受体蛋白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白细胞介素-1β(NLRP3/Caspase-1/IL-1β)信号通路的表达。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21年6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行腰椎融合治疗患者术后发生SSI患者76例为研究组,同期未感染患者80例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NLRP3炎性小体组分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和Caspase-1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检测血清IL-1β、IL-18、IL-33、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 研究组PBMCs中NLRP3、ASC和Caspase-1 mRNA及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IL-1β、IL-18、IL-33、CRP和P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腰椎融合治疗术后感染患者NLRP3 mRNA及蛋白表达分别与CRP、PCT呈正相关(P<0.05), IL-1β、IL-18和IL-33分别与CRP呈正相关(P<0.05)。结论 NLRP3/Caspase-1/IL-1β信号通路可能参与腰椎融合治疗患者术后SSI的发生发展。
2024年10期 v.34 1522-15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薛蓉;尚新芳;郭雪娟;张林渊;张赟;
目的 分析乳腺癌化疗患者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相关性血流感染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Th1)/Th2及其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运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行PICC乳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PICC相关性血流感染,随机选取36例为感染组,114例为未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Th1/Th2及Th1类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与Th2类细胞因子(IL-4、IL-6、IL-10)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外周血Th1/Th2及IL-2、TNF-α、IFN-γ、IL-4、IL-6、IL-10对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导管留置时间及化疗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TNF-α、IL-4、IL-6、IL-10水平高于未感染组(P<0.05), Th1/Th2、IL-2、IFN-γ水平低于未感染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外周血Th1/Th2、IL-2、TNF-α、IFN-γ、IL-4、IL-6、IL-10预测乳腺癌化疗后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6、0.803、0.944、0.649、0.744、0.978、0.946。结论 乳腺癌化疗后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可能与外周血Th1/Th2失衡有关。
2024年10期 v.34 1526-1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余凤娇;李萍;钱琴;张渊;曾平日;
目的 探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对视网膜功能、胰岛素抵抗及糖脂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海口市骨科与糖尿病医院收诊的103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根据是否合并HCMV感染分为感染组41例和非感染组62例,分析两组患者视网膜功能、胰岛素抵抗及糖脂代谢水平。结果 103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合并HCMV感染41例,HCMV感染的发生率为39.81%;感染组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黄斑厚度、视野平均缺损(MD)值和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均低于非感染组(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高于非感染组(P<0.05)。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HCMV感染发生率高,HCMV感染可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脂糖代谢紊乱,加重视网膜病变程度,促进胰岛素抵抗。
2024年10期 v.34 1530-15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胡爱香;李静;于鑫玮;程实;韩玮;李储忠;张越巍;
目的 分析经鼻颅底肿瘤切除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和直接经济损失。方法 选取2022年1月-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经鼻颅底肿瘤切除术患者38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颅内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年龄和性别作为匹配因素,做1∶1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比较感染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和住院时长。结果 385例经鼻颅底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共发生颅内感染33例,颅内感染率8.5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室腹腔分流管、猪源纤维蛋白黏合剂、脑室外引流管的使用和手术时长是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感染组住院总费用较非感染组多19 951.95元(P<0.05),各项分类费用中,中位数差值最高的是抗菌药物费,感染组抗菌药物费较非感染组多9 828元(P<0.05),感染组较非感染组术后住院时间延长,住院天数(中位数)增加了5 d(P<0.05)。结论 经鼻颅底肿瘤切除术患者有脑室腹腔分流管、脑室外引流管、猪源纤维蛋白黏合剂是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应尽量严格植入物的使用指征并尽早拔除。患者感染后直接经济损失显著,住院时间明显延长。
2024年10期 v.34 1534-1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李广华;喻佳;朱林英;龚水萍;朱丽娟;
目的 探讨孕产妇胎膜早破并发生殖道感染与微小RNA-125(miR-125)、生长调节致癌基因-α(GRO-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301例胎膜早破孕产妇为研究组,根据孕产妇胎膜早破并发生殖道感染发生情况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病例数分别为:61例、240例;另选取同期非胎膜早破健康孕妇322名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外周血miR-125、GRO-α、MCP-1水平。采用Logistic分析法分析孕产妇胎膜早破并发生殖道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周<35周、破膜时间≥12 h、产后出血、合并妊娠期高血压、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均是孕产妇胎膜早破并发生殖道感染的影响因素(OR=2.056; 2.113; 2.004; 2.275; 1.954,P<0.05);研究组miR-125、GRO-α、MCP-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miR-125、GRO-α、MCP-1表达水平高于非感染组(P<0.05)。结论 miR-125、GRO-α、MCP-1在孕产妇胎膜早破并发生殖道感染患者中呈高表达;孕周<35周、破膜时间≥12 h、产后出血、合并妊娠期高血压、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均是孕产妇胎膜早破并发生殖道感染的影响因素。
2024年10期 v.34 1539-1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 冯小平;赵红利;王俭;李艳;肖雪;张立灵;郭海峰;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658例2022年1月-2022年12月眉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剖宫产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33例和非感染组625例,统计剖宫产患者术后产褥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分析法分析剖宫产患者术后产褥感染的影响因素,并构建感染预测模型,分析其预测效能。结果 剖宫产患者术后产褥感染发生率为5.02%,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占比较高;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产后出血、有产前生殖道感染、有胎膜早破均是剖宫产患者术后产褥感染的影响因素(OR=7.078、8.071、8.338,P<0.05),构建的剖宫产患者术后产褥感染风险模型:Logit(P)=-4.068+产后出血×1.957+产前生殖道感染×2.088+胎膜早破×2.121,按照诊断概率Logit(P)绘制剖宫产患者术后产褥感染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当Logit(P)>0.1时,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794, 95%CI为0.709~0.878。模型诊断敏感度为81.80%,特异度为72.40%。结论 剖宫产患者术后产褥感染发生率较高,革兰阴性菌感染占比较高;产后出血、产前生殖道感染和胎膜早破均是剖宫产患者术后产褥感染的影响因素。
2024年10期 v.34 1543-1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下载次数:3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 ] - 聂丽;罗万军;邓颖;周倩;唐锋;
目的 分析2017-2022年武汉地区儿童流感的流行特征,为儿童流感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流感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7-2022年武汉地区儿童流感流行病学及不同毒株的流行特征。结果 2017-2022年门急诊病例中流感样病例(ILI)分别占6.35%、1.69%、3.77%、2.8%、0.43%和0.23%,各年度ILI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 368.853,P<0.001);共采集流感样病例标本6 095份,检出阳性730份,检出率为11.98%,其中2017年最高(20.89%), 2021年最低(5.75%),各年度流感病毒检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8.340,P<0.001);季H3阳性率(268, 36.71%)>Victoria(241, 33.01%)>新甲H1(193, 26.44%)>Yamagata(28, 3.84%);2017-2019年,Victoria、Yamagata、季H3和新甲H1呈现交替流行态势,2020-2022年Victoria和季H3是主要的流行毒株,2021年全年仅检出Victoria一种毒株。结论 武汉地区儿童流感呈季节性流行,不同亚型毒株共存或交替成为优势毒株,学生群体中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较高,是流感防控重点。
2024年10期 v.34 1548-15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下载次数: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 ] - 马忠正;康伟莉;石和丝;张宁宁;殷站茹;闫平;
目的 分析下呼吸道流感病毒感染患儿发生重症的危险因素及与CD226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3年4月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6例下呼吸道流感病毒感染患儿为研究组,其中下呼吸道流感病毒感染重症患儿51例为重症组、下呼吸道流感病毒感染轻症患儿65例为轻症组,另选取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健康体检儿童138名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下呼吸道流感病毒感染患儿发生重症的危险因素,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检测入组研究对象CD226基因多态性。结果 年龄小、秋冬季节、合并基础疾病、户外运动<1.5 h/d和挑食或偏食均为下呼吸道流感病毒感染患儿发生重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2.210、2.259、2.330、2.079和2.212,P<0.05);研究组CD226基因rs727088位点GG基因型、G等位基因频次高于对照组(P<0.05),且重症组CD226基因rs727088位点GG基因型、G等位基因频次高于轻症组(P<0.05)。结论 年龄小、秋冬季节、有基础疾病、户外运动<1.5 h/d、挑食或偏食均为下呼吸道流感病毒感染患儿发生重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且CD226基因多态性也与下呼吸道流感病毒感染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
2024年10期 v.34 1554-1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邬倩;张宇耕;云瑞涛;
目的 分析呼和浩特市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的常见病原体及流行病学特征,以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方法 收集2020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5岁以下因腹泻住院儿童的粪便标本与个案信息,采用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方法对粪便进行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札如病毒、肠道腺病毒等可引发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检测,并利用统计学方法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26份5岁以下腹泻住院儿童粪便标本中,110份标本检出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札如病毒、肠道腺病毒,总检出率为21.10%,其中,轮状病毒检出率为7.80%,诺如病毒检出率为10.46%,札如病毒检出率为0.95%,腺病毒检出率为1.90%;诺如病毒检出率存在性别差异(χ~2=3.869,P=0.049);除腺病毒外,不同年份轮状病毒(χ~2=14.209,P<0.001)、诺如病毒(χ~2=13.555,P<0.001)和札如病毒(χ~2=6.376,P=0.024)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是呼和浩特地区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主要病原体,感染高峰期易出现在寒冷季节,多发于>10~≤20月龄段,诺如病毒男童病毒检出率高于女童。
2024年10期 v.34 1558-15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 ]
- 阎颖;刘琛;王文文;郑方兰;张岚;赵烁;
目的 了解郑州市“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专项行动(简称“专项行动”)的管理模式与改进现况。方法 2023年12月1-5日对郑州市开展“专项行动”的41所医院进行网络调查,对哨点医院与非哨点医院“专项行动”管理现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对比“专项行动”前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医院感染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率、联合使用重点药物前病原学送检率的差异。结果 78.05%的医院成立了“专项行动”专家组,管理的薄弱环节为“安排感染/感控科室人员到微生物实验室轮转或学习”,哨点医院为25.00%,非哨点医院为21.21%;“专项行动”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为60.27%(473262/785298),达到目标值,医院感染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率74.04%(8158/11019)和联合使用重点药物前病原学送检率92.03%(10610/11529),均未达到目标值;“专项行动”后不同级别、不同类别、不同性质医院的三个送检率指标均高于“专项行动”前(P<0.05)。结论 “专项行动”初见成效,能够有效规范管理模式,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的各项指标,但仍需进一步加强对检验项目及标本质控方面的同质化管理。
2024年10期 v.34 1563-1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3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1 ] - 肖佳庆;任慧;迟洋;张馨心;付家宁;刘新研;
目的 通过失效模式与效用分析(FMEA)方法,找出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学送检的关键环节,以降低不合理用药风险,提高抗菌药物治疗效果。方法 通过头脑风暴与文献分析法,分析送检步骤,列出工作流程风险清单,运用风险评价,识别高风险步骤及流程,采用FMEA方法确定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学送检的潜在失效模式,对高风险步骤及输入流程进行风险评估,计算风险优先(RPN)值,最终找出关键环节。结果 FMEA分析显示,RPN值总体排名前5的关键环节分别是信息系统提示、医生送检意识、医生对于送检指征把握、实验室开展的检测项目覆盖范围、行政管理部门及临床科室质控;此外,不同级别和不同类型的医疗机构也分别找出了对应的关键环节。结论 运用FMEA方法,能够精准、科学地找出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学送检的关键环节,使得该工作管理有的放矢。针对关键环节,可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形成规范。
2024年10期 v.34 1569-15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5 ] - 谭芬叶;赵蓓;陈亚男;张广慧;马亚利;
目的 分析多重耐药菌(MDR)感染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患者的发生情况及病原菌分布,并构建分险预测模型。方法 纳入2020年1月-2023年1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598例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检出MDR情况,分为MDR感染组42例、MDR未感染组556例,分析检出的MDR菌株分布及MDR感染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评估其预测效能。结果 598例神经内科重症监护患者,共检出42株MDR,MDR感染发生率7.02%;高龄、留置导管、住院时间≥10 d、联合应用广谱抗菌药物为神经内科重症监护患者MDR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据此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经Hosmer-Lemeshow拟合度检验结果显示,模型有较好的拟合优度(χ~2=5.785,P=0.671);校准曲线结果显示,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接近,提示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校准和预测能力;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702,95%CI为0.616~0.788。模型诊断敏感度为70.00%,特异度为77.50%,提示模型区分度较好。结论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患者MDR感染临床发生率较高,引起MDR感染危险因素较多,据筛选的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可为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2024年10期 v.34 1575-1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5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1 ] - 朱琳;黄慧;沈艳;刘小琴;顾玉慧;虞亚蔚;
目的 探究急诊重症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统计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343例急诊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51例)和非感染组(292例)。统计医院感染患者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特点;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急诊重症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结果 343例急诊重症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4.87%(51/343);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占比最高,占比为33.33%,手术切口和胃肠道感染占比次之,占比均为15.69%;51例急诊重症医院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5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3株(55.93%),革兰阳性菌19株(32.20%),真菌7株(11.86%);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应用大量抗菌药物或激素、有多病变部位、有侵入性操作、有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有留置尿管是急诊重症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OR=2.549、3.274、2.050、2.802、2.230,P<0.05),按照诊断概率Logit(P)绘制急诊重症患者医院感染的ROC曲线,当Logit(P)>0.09时,AUC值为0.705, 95%CI为0.632~0.777,模型诊断敏感度为88.26%,特异度为70.51%。结论 下呼吸道感染为急诊重症患者中占比较高的感染类型之一,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要感染病原菌,应用大量抗菌药物或激素、多病变部位、侵入性操作、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留置尿管与急诊重症患者医院感染发生密切相关,据此建立的预测模型预测急诊重症患者医院感染价值高。
2024年10期 v.34 1579-15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4 ] - 武燕;师璟;陆伟锋;武晓圆;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HD)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VC-RI)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在山西省汾阳医院接受治疗的HD患者240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发生CVC-RI的患者纳入感染组(40例),未发生CVC-RI的患者纳入非感染组(200例)。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HD患者CVC-RI的危险因素分析,并进行预测模型构建,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 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D患者CVC-RI的危险因素包括合并糖尿病、临时导管(P<0.05),全血Hb水平≥90 g/L是HD患者CVC-RI的保护因素(P<0.05);构建的回归方程模型:Logit(P)=-1.872+导管类型×1.191+合并糖尿病×1.403-全血Hb水平×2.041,ROC曲线分析显示,当Logit(P)>0.226时,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37,95%CI为0.773~0.900,诊断敏感度为87.50%,特异度为68.50%。结论 HD患者CVC-RI的危险因素包括临时导管、合并糖尿病,而全血Hb水平≥90 g/L是HD患者CVC-RI的保护因素,临床可据此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2024年10期 v.34 1584-1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6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8 ] - 郭素萍;翟玉洁;孟宇佳;李华;
目的 分析口腔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方法 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截至2023年10月中国口腔科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文献,使用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研究共纳入12篇回顾性调查文献,发表于2007-2023年,涉及2 157名口腔科医务人员,基于回顾性调查文献的分析显示,口腔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密度为80(95%CI:50~120)次/1000人月,所涉及的中国大陆10个省市自治区口腔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密度为8~233次/1000人月,口腔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上报率为39%(95%CI:14%~68%)。结论 口腔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职业暴露伤害后上报率处于低位,应研究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口腔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
2024年10期 v.34 1589-15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8K] [下载次数:5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1 ]